CIK课程故事 | 豆芽成长记
CIK课程故事 | 豆芽成长记
幼儿园中午吃的一道菜是炒绿豆芽,有一组小朋友们看到之后,都把绿豆芽剩在了盘子里…
……
寻找可以发豆芽的种子
豆芽怎么来的?孩子们说:”肯定是豆子发的牙啊!”朵朵说:“那是什么豆子呢?
(于是。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种豆子,并带领他们认识了豆子)
孩子们开始讨论:“绿豆、红豆、豌豆、黄豆、黑豆、蚕豆……,?”
于是,家长们带孩子们去了超市。第二天,孩子们便议论纷纷……’
于是,我带领孩子们回顾了班级植物角以往的种植经验,并且对已有的种植经验进行了讨论。孩子们议论纷纷,都在说种子发芽需要阳光、空气、土壤、水份,老师采用图片对比的方式和孩子们进行了讨论。
经过大家激烈的讨论,我认可了孩子们的想法,并且带领孩子们观看了发豆芽的视频。
朵朵说:“老师,那发出来的豆芽都是可以吃的吗?有没有坏的不能吃啊?”
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,于是我们又开始了讨论什么样的豆芽不能吃?
孩子们开始收集资料,问菜场阿姨、问父母,问爷爷奶奶……收集了很多的意见,然后大家坐在一起和老师一起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经验。小朋友们在一番讨论和交流学习之后,总结出几点:好的豆芽颜色洁白有光泽,粗细长短适中,长度不超过10厘米,有自然的根部或须根,根部长3厘米左右,没有任何化学药物的气味。
经过一系类的讨论和学习以后,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种植了。

等到了第三、四天,豆芽长势喜人….
老师:“到底是哪里是叶子,哪里是根,等待几天慢慢就会知道喽。”







生命是可敬的,世界是奇妙的!植物生长过程漫长、不断产生惊喜,独特而美好。种植植物是幼儿增长自然知识、认识生命变化的重要途径。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学习观察植物生长过程,理解生命循环的特点和价值。能够培养幼儿对生活的乐趣,亲近自然的情感,珍爱生命的意识,对幼儿做事的坚持性和责任感也是一种初步养成。在整个活动中,孩子们体会到了照顾豆芽的不易,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、探索欲。